最近電視廣告常出現「每種退休生活都有一個數字」,每個數字背後代表的是對退休生活的期待。理財專家建議,相較於結婚、買車購屋、子女教育等理財目的,退休準備必須穩健、保本,才能確保擁有安定的老年生活,掌握「3P原則」來規劃,富足退休可期。
30歲王大華(化名)想在60歲退休,希望可以享受20年、每個月2萬元的恬淡退休生活,他該準備多少錢呢?保誠人壽行政系統總經理張鎮坤表示,試想自己希望的退休生活,必須落實3P動作,分別是「Predict(預估)、Plan(規劃)、Practice(執行)」,才可能達成退休夢想。
退休規劃的第一個「P」,是先為自己的退休金設估「目標數字」。想想幾歲退休、退休後有幾年餘命、希望擁有什麼樣的生活水準、未來的物價指數等,便可推算出該準備多少退休金;以大華的例子來說,以每年2%物價上漲率推算,答案是1,056萬元。
接下來是規劃如何賺到目標退休金,但在著手規劃第二個「P」之前,應先弄清楚自己的退休金來源有哪些?總額大約多少?張鎮坤說,先扣掉老人年金、勞保給付、企業退休金,以及個人準備的存款、投資、保險、房地產等,若還有差額,便須想想如何補足退休金缺口。
「退休除必須準備足夠的退休金,最重要的是將無法預期的風險做好事先規劃。」張鎮坤提醒,老年人常面臨的情況,包括:超出預期的醫療支出、無法自理生活、需要請人長期看護、生存期間超出預期導致退休金不足等,這些風險都可以透過適合的理財工具做好完善準備。
對於累積退休金,張鎮坤建議,最好是想辦法為退休生活建立穩定的收入,年金保險具備可依約定時間開始請領年金,以及「活到老、領到老」的特色,尤其變額年金同時有年金險、投資型商品的特點,可讓民眾在退休前依自身的風險承擔能力,透過連結投資標的,一邊投資、一邊累積退休金,到約定年齡,便開始享受年金給付。
最後第三個「P」,即執行、逐步落實理財計劃。選擇好退休規劃的工具,接下來便得靠自己確實執行理財計畫。張鎮坤認為,不管選擇哪一種工具,都應牢記「及早準備、定期定額、長期累積」三大心法,越年輕開始準備,越可以看到時間所創造的收益。此外,民眾應養成定期檢視的習慣,在穩健保本的前提下,隨著金融環境的改變,適當修正投資標的與工具,方可以確保能達成預期目標。
Oo秋八月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市場上的金融商品愈趨多元,勞保、勞退制度的設計也日趨複雜,許多有心做退休規劃的上班族,往往不知道自己為退休準備的錢夠不夠,或者該如何踏出退休規劃的第一步,投顧建議,照著記帳、設定目標報酬率和定期檢視等六大步驟理財,退休後才可享受甜美的投資成果。
退休理財通常需要10年、20年的時間,弘利投顧指出,這麼長的一段時間內,不理性往往是上班族理財上最大的敵人。
美國的專業研究機構大壩公司(Dalbar)在一份長達20餘年的追蹤研究報告顯示,投資市場在經過一段長時間後,往往能提供穩定且出色的報酬,但對照投資人實際的投資情形,會發現絕大多數投資人並沒有享受到投資成果。
以大壩在2006年的研究結果為例,過去20年間美國S&P500指數平均年漲幅為11.9%,同期間美國股票型基金投資人得到的平均年報酬率卻僅3.9%。
如何避免因為不理性的投資而降低報酬率,弘利投顧建議,上班族可依六項步驟落實退休理財計畫。首先是認清退休準備的責任在自己身上;其次是養成記帳習慣,精準掌握生活開支的情形,過多消費誘惑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支出。
第三個步驟是從全方位的角度來訂定退休準備計畫,全方位是指上班族在進行退休規劃時,要將人生中其它的理財目標,如購屋、子女教育準備金等一起納入考量,不能單獨的設定退休計畫。
再來是設定目標投資報酬率,要涵蓋所有理財目標的退休計畫,才能計算出超越通貨膨脹、達成計畫的目標投資報酬率。在建立起投資計畫後,還要能夠堅持下去,不因情緒的影響而改變。
第五項步驟則是定期檢視退休計畫的執行情形,因為外在的制度規範,如退休金的給付條件、投資市場的情勢,都有可能隨時改變,也會影響退休計畫,所以必須定期檢視計畫執行的進度,做出適當的調整。
最後,如果擔心自己無法照計畫進行,可藉助理財規劃顧問的服務來落實理財計畫,可以避免因不理性導致無法達成目標。
Oo秋八月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調查,銀髮族是握有最多閒錢可以投資的族群,但是財富管理銀行主管建議,五年內就要退休以及已經退休的銀髮族,最好以保守投資為主,而且投資變現性要高,像長天期的連動債雖然有保本的功能,但天期長變現不易,就很不適合。
林媽媽屆齡退休只剩下五年,除了定存的微薄利息外,算一算勞退金加上利息根本不夠退休後生活花用,她很煩惱如何籌措退休基金。
依目前新台幣定存約為2%的水準,定存利息絕對不夠養老,但是在選擇退休理財工具時,中信銀財富管理協理黃培直建議,離退休愈近的族群,在選擇退休金的投資工具時,千萬不要只看績效,而是要看波動度,因為波動度愈高,就表示風險愈大,吞食掉退休老本機率也愈高。
黃培直說,一旦退休,就意謂著不會有每個月固定薪水的現金流入,因此,距離退休愈近的銀髮族,就愈要注重退休金保全,黃培直認為,債券型基金有固定收益,也就是固定現金流入的概念,平均收益又較定存來得高,是銀髮族投資人累積退休金不可或缺的資產配置。
Oo秋八月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