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 

《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修正草案,支領月退休 金的標準由現行「七五制」,逐年調整為「八五制」或「八三制」; 每月提撥的退休金費用,最多增加一○八一元。教育部官員說,這項 變革措施影響最大的是四十五歲以下的教職員。

  目前公立學校的教職員約有廿多萬人。現行條例規定,年滿五十歲 ,服務年資廿五年以上,即可支領月退休金。但根據新草案,「立即 可支領月退休金」的標準,須符合以下二項之一。第一,服務滿廿五 年,年滿六十歲;第二,國中小教職員任職年資滿卅年以上,且年滿 五十三歲;大專及高中職教職員年資滿卅年以上、年滿五十五歲。

  例如,依現行「七五制」是指服務年資廿五年、五十歲,即可支領 月退休金。改成「八五制」後,服務年資卅年、五十五歲退休才能支 領月退休金。

  這項修正草案針對服務滿廿五年、年滿五十歲符合現行「七五制」 的教職員,預留「空窗期條款」,符合「七五制」的教職員雖可申請 退休,但有長達九到十年領不到任何一毛錢。如果不願意空等十年, 可支領一次退休金約四、五百萬元。目前各級學校教職員月退休金多 在六萬元至八萬元之間。

  教育部人事處副處長張美玲說,因為國中小老師自願退休年齡普遍 低於大專老師二歲左右,所以大專和高中職老師採「八五制」,國中 小學老師採「八三制」。但兩者服務年資至少都要滿廿五年。

  除了改採「八五制」或「八三制」,教職員每月提撥的相關退撫基 金也將由現行的十二%,提高至十五%。換算後,大專最高薪級的教 師每月提撥費用由四三二四元,增加為五四○五元,增加一○八一元 ;中小學最高薪級教師由三八三六元提高為四七九五元,增加九五九 元。

  張美玲說,這項變革的衝擊很大,所以設了十年的緩衝期。即新制 是逐年實施,年資和年齡總和,由「七五」開始,每年加「一」,十 年後達到「八五」。

  《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修正草案還要報請行政院通過,送立法院 三讀通過經總統公布後實施。

  因為「少子化」,為配合學校組織變更、停辦或合併等原因,昨天 修正通過的草案也規定,任職滿五年以上且年滿六十歲,以及任職滿 廿五年的教職員,「應准」退休。年滿六十歲申請提前退休的教職員 ,因尚未達到「八五制」或「八三制」標準,若要支領月退,必須減 發月退,每提前一年減發四%,最多得提前五年,減發廿%。

Oo秋八月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星 

國民年金開辦,原本有勞保保障的上班族,在領取勞保老年給付後,若再加入國民年金保險,萬一不幸身心障礙或身故,將可獲得身心障礙年金、遺屬年金及喪葬給付的保障,可以讓老年生活和整個家庭更有依靠。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林由敏指出,國民年金制度為了與勞工保險制度銜接,讓民眾的保障更加周全。

以上班族為例,工作期間投保勞保,就可獲得身心障礙給付、遺屬年金給付及喪葬給付三項保障。國民年金制度明年10月實施以前,勞工領取勞保老年給付之後,形同與勞保的關係終結,萬一勞工發生事故,造成身體障礙,就無法獲得任何給付。

國民年金實施後,符合資格加入國民年金保險的勞工,將可受到與勞工保險期間同樣的保障。

例如投保國民年金期間若發生重度以上的身心障礙,因而喪失工作能力,將可領取身心障礙年金給付,計算方式是依照基本工資1萬7,280元乘上投保年資再乘上1.3%,萬一金額低於4,000元,將以4,000元計算,這筆身心障礙年金給付可一直領到被保險人過世。如投保國民年金之前,就已發生重度以上身心障礙,喪失工作能力,則將發給每月4,000元身心障礙基本保證年金。

此外,萬一勞工在投保國民年金保險期間過世,或是領取身心障礙年金給付、老年年金期間死亡,留下沒有謀生能力的扶養親屬,遺屬可領取遺屬給付。至於被保險人過世,也可領取五個月投保金額即8萬6,400元喪葬給付。

林由敏指出,符合參加國民年金資格的勞工,由於已經領取勞保老年給付一段時間,或是領取的勞保老年給付年資低於15年,實際領到的勞保老年給付金額並不多,基本的退休生活保障可能不足。雖然國民年金不同於勞保,不屬於強制納保,但林由敏建議,只要資格符合加入國民年金的勞工,還是可以考慮加入國民年金保險,以延續自己的保障,避免讓自己與家人暴露在風險中。

Oo秋八月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星 

目前台灣地區初婚的男性平均年齡約30.6歲,擁有第一個孩子的年齡更高於這個年齡,理財專家提出各種階段的父親理財建議,只要提前規劃,富爸爸不是夢。

根據勞委會最新統計,95年勞保老年給付男性平均金額為115萬元,辛苦的老爸除需為家庭、子女打拚一輩子,還要準備退休金,經濟壓力的沉重不言可喻,最好在人生不同階段時調整資產配置,透過基金與保險將資產作最有效率的配置,為全家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

永豐銀金融商品處副處長滕光亮依不同人生階段的理財特性,將爸爸們分為「新手爸爸」、「三明治爸爸」、「阿公級爸爸」及「單親爸爸」四大類型;除了阿公級爸爸已屆齡退休外,其他的爸爸經濟壓力都相當大,為家庭開銷費心之餘,同時也得為自己籌足退休金,藉由複利效果來加速積聚老本。

滙豐中華投信執行副總經理孫煌正則將爸爸們主要分成五種類型,第一種為「未來式爸爸」,這類爸爸多為剛成家立業,家中也尚未有小寶寶,在這種情況下,應選擇風險程度較高的積極型基金,以爭取高年平均投資報酬率,透過定期定額或整筆投資國內外股票型基金,利用複利效果,創造可觀的投資報酬。

第二種則是剛有小寶寶的新生爸爸,俗稱「奶爸」。孫煌正說,初為人父,可能同時有房貸壓力、育兒資金、保險等支出,但此時爸爸收入較穩定,還是可以作資產配置,但必須隨時檢視各基金績效,適時修正資產配置比率,投資建議為平衡型及海外短期債券型基金。

第三種為「青年爸爸」,此時可能已有半小不大的兒女,一方面需要養兒育女,也要預備自己的退休金,建議可用定期定額方式投資長期報酬率穩健上揚的股票型或組合基金,每個月從帳戶扣3,000到5,000元不等。

第四種「中年爸爸型」收入來源穩定且有一定積蓄,理財目標有退休及籌措子女教育基金,資金用在投資的比重不妨多一些,同時選擇穩健及積極的投資工具,只要留三成左右的現金或儲蓄以備不時之需。投資建議可選擇報酬率較高、波動性也較大的股票型基金,另外組合基金及定時定額投資基金也是不錯選擇。

第五種銀髮族爸爸的理財首重保本及收益,儲蓄比重應提高,投資可選海外短期債券基金為主。投資債券型基金有節稅考量,接近退休或已退休的爸爸們所能承擔的風險較低,也是較為保守的投資工具。

富蘭克林投顧建議,養育、教育及退休是三項短中長期規劃重點,短期資金用以迎接新生兒,迫於時間急切且較無法承受風險,不妨選擇高收益債券或全球型股票基金;中期資金用途則以供給子女高中甚至大學用,準備時間較長,可選擇以定期定額布局新興市場或單一國家股票型基金;為家庭打拚的同時,也要多愛自己,理財規劃別忘了納入夫妻兩人的退休計畫,從年輕就著手準備,時間效益讓年輕父親可輕鬆以定期定額選擇全球股票型基金籌措退休金。

Oo秋八月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