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硬碟的常見軟故障簡單介紹幾種硬碟維護工具的使用方法。
★ 修復硬碟主引導記錄 ★
由於病毒的破壞或操作上的失誤,使硬碟主引導記錄和分區表損壞,硬碟將無法啟動。
◎ KV3000
作為一款著名的殺毒軟體,KV3000同樣具有非常強大的主引導記錄和分區修複的功能。
我們可以先用軟碟啟動後,執行KV3000,按下F6鍵,就可查看已經不能引導的硬碟隱含磁區,即查看硬碟0面0柱1磁區主引導資訊是否正常,如果在硬碟的0面0柱1磁區,沒有找到關鍵代碼,
即硬碟分區表關鍵代碼“80”“55 AA ”,那麼硬碟本身將不能引導,即使軟碟引導後也不能進入硬碟。這時,可按動翻頁鍵PgDn或PgUp鍵,在硬碟的隱含磁區內查找,如有,會在表中出現閃動的紅色“80”和“55AA”,並響一聲來提示你,下行會出現一行提示,“F9 = Save To Side 0 Cylinder 0 Sector 1 !!”。
這時,按一下“F9”鍵,就可將剛找到的、即在表中顯示出的原硬碟主引資訊,覆蓋到硬碟0面0柱1磁區中,然後,機器會重新引導硬碟,恢復硬碟的起動性能。
◎FDISK
用FDISK/MBR 覆蓋主引導記錄的代碼區,但不重建主分區表。適用於主引導記錄被引導區型病毒破壞或主引導記錄代碼丟失,但主分區表並未損壞的情況下。
注意:FDISK/MBR並不適用於清除所有引導型病毒,因此要慎用。
◎FIXMBR
FIXMBR是專門用於重新構造主引導磁區的小工具,使用方法也簡單。直接運行FIXMBR的情況下它將檢查 MBR結構,如果發現系統不正常則會出現是否進行修複的提示。
如果回答“YES”,它將搜索分區。當搜索到相應的分區以後,系統會提示是否修改MBR,回答“YES”則開始自動修復,
如果搜索的結果不對,可使用 /Z開關符,重新啟動系統將恢復到原來的狀態。如果想詳細瞭解FIXMBR的使用方法,可以用 /H開關來查看。
★ 修復硬碟分區表 ★
◎ KV3000
在KV3000的主功能表上,按下 F10鍵,就可對系統的有關參數和硬碟分區表快速測試,如果硬碟分區表不正常,KV3000會先將壞分區表保存到軟碟上以防不測,再自動重建硬碟分區表,使硬碟起死回生。
但如果硬碟只有一個分區,而且文件分配表 (FAT表)、文件目錄表(ROOT表)嚴重損壞,資料已經都沒有了。
那麼,用這個功能即使恢復了C盤分區表,也不能使C盤引導,資料也不能恢復。這時需要配合其他的硬碟修復工具來恢復資料。
如果硬碟還有D、E、..等幾個分區,一般情況下,KV3000能找回後面沒有被破壞掉的分區,重建一個新的硬碟分區表,然後,再用DOS系統軟碟引導機器後 ,就可進入硬碟後面幾個分區,將資料備出後,再將硬碟重新分區、格式化。
KV3000修復硬碟的詳細使用方法,大家可以查看KV3000殺毒軟體的使用說明文件,也可以到江民網站去查看。
◎ FDISK
用FDISK 還可以新建立分區、重建主分區表,但這種方法不覆蓋主引導記錄的代碼區。
如果要保證硬碟內數不受破壞,分區時必需與原來的分區相一致,否則資料不保。具體的使用方法我就不哆嗦了,建議大家使用FDISK的漢化版,很容易上手。
◎ DiskMan
DiskMan 過人之處就在於它的硬碟分區表恢復功能,並採用圖形介面,以圖表方式表示分區表的詳細結構。使用方法詳見《寶刀不老的小工具——DiskMan 》
★ 挽救硬碟FAT(文件分配表)和DIR(根目錄表) ★
如果FAT表損壞,就可能丟失所有文件,即便對DOS很精通的人,要修復FAT表損壞的磁片文件也不是件輕鬆的事情。
◎ NDD(Norton Utilities 8.0)
啟動NU工具包中的磁片修復程式NDD,在其功能表中選擇Options/General確認 NDD將進行包括主引導區和CMOS在內的全面檢查,然後在主功能表中選擇 Diagnose Disk對硬碟進行診斷,NDD 在發現錯誤時將會自動報告,並提示錯誤描述( Description)和推薦意見(Recommendation),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修復與否。
修復時注意保存 UNDO磁片,以便恢復操作之用。在修復過程中,尤其是在表面測試(Surface Test)過程中如果提示讀寫錯誤,則說明硬碟存在物理損壞,資料可能會丟失。
在診斷、修復結束後重新啟動電腦,若能對 C盤進行訪問則大功告成,可以通過備份資料、重裝作業系統簡單地恢復硬碟功能。否則只能進行恢復操作(UNDO),嘗試手工或通過其他方法恢復。
但 NDD(Norton Utilities 8.0)只能在DOS下運行,且不支援FAT32格式。
◎ SCANDISK
微軟作業系統自帶的類似 NDD的硬碟檢測工具,大家對它應該都不會陌生,因為我們在WIN 9X非法關機後重啟時它就會自動運行掃描硬碟,用法有點類似NDD。
◎ CHKDSK
同樣也是微軟作業系統自帶的DOS下專門用於檢查硬碟的工具,CHKDSK/F 命令格式專門用來撿回硬碟的丟失簇並釋放丟失的硬碟空間,有時我們可以在它運行以後生成的*.CHK文件裏找到一些重要的資料。
硬碟的FAT表與根目錄隨著用戶寫入和刪除文件而不斷變化,如果能經常備份FAT表和根目錄,當FAT表損壞時用回寫FAT表、根目錄的方法,可以使硬碟恢複到上一次保存的狀態。
當硬碟的FAT表或根目錄損壞,需要將保存的FAT表、根目錄資料回寫時,必須保證FAT表和根目錄的起始邏輯磁區號和長度(磁區個數 )正確。
★ 恢復誤刪除的分區 ★
◎ FDISK & formAT
如果在誤刪除分區後沒有執行過其他分區操作,按照下面的方法一般都能夠恢復原來的資料:執行 FIDSK分區程式,重建刪除的分區,但是注意要保持分區與原來分區在大小、位置上一致;重新啟動系統到MS—DOS模式,執行“format X:/u/q”( X為誤刪的擴展分區盤符)。
這時系統首先會警告說:“這是一個大硬碟,如果格式化,資料將全部丟失”,這時選擇“ YES”;而後系統會告訴你該分區無法進行快速格式化並問你是否進行“完整格式化”,回答“NO”。該步驟的關鍵是加入參數/q(快速格式化),這樣進行一次“假格式化”後,如果沒有什麼意外的話,應該可以訪問該分區的資料了。
另外,該方法恢復的分區有可能在再次重啟系統後無法訪問,雖然仍可以按上面的方法恢復資料,但我們建議恢復分區後備份該分區所有資料,而後執行完整的格式化過程。
★ 硬碟零磁軌損壞的搶救 ★
◎ DE (PCTOOLS 9.0)
如果運行 ScanDisk掃描C盤在第一簇出現一個紅色的“B”,即說明C盤零磁道損壞!在DOS下運行DE,先進入Options功能表,選項Configuration,按空格去掉Read Only(唯讀模式)前面的“√”號(按 Tab 鍵切換),
保存退出。接著選主功能表 Select中的Drive;進去後在Drive type項選 Physical,按空格選定,再按Tab鍵切換到Drive項,選中hard disk,然後選OK回車。
之後回到主功能表,打開 Select功能表,這時會出現Partition Table ,選中並進入,之後就可以看見硬盤的分區表資訊。
例如:該硬碟有兩個分區,那麼在硬碟的分區表資訊中我們可 以看到1分區就是 C盤,該分區是從硬碟的0柱面開始的,那麼將1分區的 Beginnig Cylinder的0改成1就可以了。
保存後退出。重新啟動進入BIOS,運行自動偵測硬 盤可以看到CYLS的個位數減少了一位(例如:782→781),保存退出,重新分區格式化,大功告成。
但DE不支援FAT32格式且只在DOS下運行,而且 PCTOOLS 9.0現在已經不太好找了,想當年它與Norton Utilities 8.0在工具軟體之中是兩朵奇葩……
◎ PQMAGICT (Partition Magician)
大名鼎鼎的分區魔術師(Partition Magician)可能是大家最常用的硬碟分區工具。PQMAGICT是它的DOS版的工具,用它來修復損壞的硬碟零磁軌可謂易如反掌。
假設一塊硬碟有兩個分區(C、D),用ScanDisk檢查D盤時顯示D盤零磁軌損壞,因此不能用format不能進行格式化,如果用FDISK重新調整邏輯D盤的大小,使D盤的邏輯0磁軌向前或向後移動,跨越這個壞磁軌,但這樣一來,就會破壞 C盤上的所有資料。
因此這時我們必須借助PQMAGICT的威力。首先在DOS下啟動 PQMAGICT(必須先把PQ COPY到C盤),選擇查看D盤,此時螢幕會顯示D盤的分區和容量資訊,然後選擇Option功能表中的Reszie Selected Partition,
用滑鼠拖動左邊的容量尺規,讓D區減少一點,或者直接手動輸入分配D區的容量大小,目的是空出壞的區域,確定後PQMAGICT便開始對D區進行轉換,完成以後退出PQMAGICT。這樣對C盤上的文件秋毫無犯,且D盤又重見天日了。
◎ SPFdisk
SPFdisk在建立主分區時可由使用者自定啟始柱面,故可跳過損壞的柱面區域。此招是 SPFdisk 的一個必殺技,使用方法請詳見《寶刀不老的小工具—— SPecialFDisk》
★ 搶救被“邏輯鎖”鎖定的硬碟 ★
◎ DM
中了“邏輯鎖”的硬碟不能用軟碟、光碟機、雙硬碟正常啟動,但我們可以利用軟體DM為硬碟解鎖。
因為DM是不依賴於主板BIOS識別硬碟的硬碟工具,就算在主板BIOS中將硬碟設為“NONE”,DM也可識別硬碟並進行分區和格式化等操作。
首先你要把DM拷到一張系統盤上,接上被鎖硬碟後開機,按DEL鍵進入BIOS設置,將IDE硬碟設為“NONE”(這是關鍵所在!)。
保存設置後退出,系統即可“ 帶鎖”啟動。啟動後運行 DM,你會發現DM可以識別出硬碟。選中該硬碟進行分區格式化就可以了。但是,這種方法的弱點是硬碟上的資料將全部丟失。
硬碟軟故障的產生原因比較複雜,病毒、誤操作,甚至一次意外掉電都可能使硬碟崩潰。因此平時一定要養成備份硬碟重要資料的習慣,在關鍵時刻才能順利地解決問題。
分析排除篇:
硬碟故障大致可分為硬故障和軟故障兩大類。
硬故障即PCBA板損壞、碟片劃傷、磁頭音圈電機損壞等。由於硬故障維修要求的基本知識及維修條件較高,需要由專業技術人員才能解決,所以在本文中不作討論。
軟故障即硬碟資料結構由於某種原因,比如說病毒導致硬碟資料結構混亂甚至不可被識別而形成的故障。一般來說,主板BIOS硬碟自動檢測(IDE HDD AUTO DETECTION)功能能夠檢測到硬碟參數,均為軟故障。
一般情況下,硬碟在發生故障時系統會在螢幕上顯示一些提示資訊,所以我們可以按照螢幕顯示的提示資訊找到故障原因,有針對性地實施解決方案。
★ 常見的硬碟啟動出錯資訊及分析處理 ★
◎ 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disk and press a key to reboot(非
系統盤或盤出錯)出現這種資訊的原因一是CMOS參數丟失或硬碟類型設置錯誤造成的。
只要進入CMOS重新設置硬碟的正確參數即可。二是系統引導程式未裝或被破壞。重新傳遞引導文件並安裝系統程式。
◎ Invalid Partition Table(無效分區表)
造成該故障的原因一般是硬碟主引導記錄中的分表有錯誤,當指定了多個自舉分區(只能有一個自舉分區)或病毒佔用了分區表時,將有上述提示。
主引導記錄( MBR)中包括引導程式、分區表和結束標誌“55 AA”三個部分 ,共占一個磁區。主引導程式中含有檢查硬碟分區表的程式碼和出錯資訊、出錯處理等內容。
當硬碟啟動時,主引導程式將檢查分區表中的自舉標誌。若某個分區為可自舉分區,則有分區標誌“80”,否則為“00”,系統規定只能有一個分區為自舉分區,若分區表中含有多個自舉標誌時,主引導程式會給“Invalid Partition Table” 的錯誤提示。
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是用硬碟維護工具來修復,例如:用NU 8.0 NDD修復,它將檢查分區表中的錯誤,若發現錯誤,將會詢問是否願意修改,你只要不斷地回答“ YES”即可修正錯誤,或者用備份過的分區表覆蓋它也行。
如果是由於病毒感染了分區表,即使是高級格式化也解決不了問題,可先用殺毒軟體殺毒,再用硬碟維護工具進行修復。
如果用上述方法也不能解決的話,還可利用 FDISK重新分區,但分區大小必須和原來的分區一樣,這一點尤為重要,分區後不要進行高級格式化,然後用 NDD進行修復。
這樣既保證硬碟修復之後能啟動,而且硬碟上的資料也不會丟失。其實用 FDISK分區,相當於用正確的分區表覆蓋掉原來的分區表。尤其當用軟盤啟動後不認硬碟時,這招特靈。
◎ 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裝入DOS引導記錄錯誤)
Missing Operating System(DOS引導記錄損壞)造成該故障的原因一般是DOS引導記錄出現錯誤。DOS 引導記錄位於邏輯0扇區,是由高級格式化命令formAT生成的。
主引導程式在檢查分區表正確之後,根據分區表中指出的DOS分區的起始位址,讀 DOS 引導記錄,若連續五次都失敗,則給出“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的錯誤提示;若能正確讀出DOS引導記錄,主引導程式則會將DOS引導記錄送入記憶體0:7c00h處,
然後檢查 DOS引導記錄的最後兩個位元組是否為“55 AA”,若不是這兩個位元組,則給出“Missing Operating System”的提示。
- Nov 10 Wed 2010 17:34
硬碟軟故障完全修復手冊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